Oral care knowledge
口腔護理常識
奧新全民牙齒殘根,直接拔掉可惜嗎?
2022-09-03關注度:
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發現,我國65-74歲年齡組,平均每一個老年人,有13顆左右的齲齒,而齲齒得不到及時治療是導致口內出現牙齒殘根的主要原因。
殘根不規則、外形尖銳,容易損傷口腔黏膜,同時殘根長期存在會引起根尖炎癥,若不及時處理,會進一步發展成為根尖周肉芽腫甚至根尖囊腫,從而對頜骨形成更大的損害。
聽到這可能很多人會說,那還不簡單,拔掉不就好了。其實,不是所有殘根都需要拔除,能保留的牙根盡量保留!
對于殘根,口腔醫生以保留、治療、恢復牙齒形態和功能為原則,拔除是最后的選擇。如果經過口腔醫生綜合判斷后,殘根已經毫無保留價值,就需要盡快拔除,要選擇正確的方法修復缺牙,以及早恢復牙齒形態和功能。
如果牙根有保留價值,經過根管治療后,在牙根上進行牙齒修復,也就意味著這顆保住的牙,可以繼續給牙槽骨進行生理性刺激,可以避免牙槽骨的吸收和牙齒的松動、脫落。
最后,想提醒大家,很多人對于牙齒保護不重視,覺得牙齒壞了也無所謂,不及時就醫。這樣的患者來到醫院檢查后,發現有許多壞牙都需要拔除,還有一些患者,由于長期缺牙,牙槽骨吸收嚴重,這樣的情況是十分可惜的。因此,大家平時應認真刷牙,注意口腔衛生,當牙齒發生齲壞、缺損、缺失時,應該及時就醫,及時治療與修復。